产品需求管理
发布日期:2016-06-30浏览:3856
-
课程时长
12 H课程大纲
1 课程介绍
2 案例分析:IBM公司市场之路
2.1 讨论:业界需求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
2.2 需求管理的难点与解决
2.2.1 隐性流程
2.2.2 迭代流程
2.2.3 多进程并发流程
2.2.4 辅助流程
2.2.5 监督流程
3 产品需求管理概述
3.1 有效市场需求管理的要求
3.2 统一市场需求的观念与意识
3.2.1 市场需求、客户、客户、产品需求的关系
3.2.2 需求视角不同会有什么结果
3.3 市场需求流程总体框架
3.3.1 市场需求管理的定义与定位
3.3.2 阶段划分
3.3.3 总体框架
3.3.4 与其他流程之间的关联
3.3.5 需求管理的职责范围
3.4 规范需求管理各个阶段工作的方法与工具
3.5 明确组织与角色让流程得到有效的执行
3.5.1 案例分析:T公司的组织调整
3.5.2 分布式组织及适用
3.5.3 集中—分布式组织及适用
3.6 业界最佳实践
3.7 讨论
4 以市场为导向的客户需求采集
4.1 案例分析
4.2 采集内容
4.2.1 需求采集的两个原则
4.2.1.1 以公司的产品战略及路标规划为指导
4.2.1.2 以用户欲望为准绳
4.2.2 用模板和工具指导采集内容的规范性
4.2.2.1 客户满意度及竞争比对($APPLES模板)
4.2.2.2 如何制订调查报告
4.2.2.3 单项需求模板
4.2.3 演练:单项需求模板的运用
4.3 采集渠道
4.3.1 信息来源
4.3.2 采集活动的十个种类与特征
4.3.3 时间驱动与事件驱动
4.3.4 案例分析:需求探针
4.4 如何让相关部门的采集活动有效展开
4.4.1 需求采集前的准备活动
4.4.1.1 让所有相关者知道什么是高质量的需求
4.4.1.2 如何通过计划来规范后续的活动
4.4.2 案例分析:用户大会
4.5 如何让每种采集活动高效的执行
4.5.1 采集中的基本方法
4.5.1.1 倾听技巧
4.5.1.2 如何运用十问引导客户
4.5.2 案例分析:用户访谈
4.5.3 演练:用户访谈
4.6 采集后的输出交付要求
5 需求的评审与解释
5.1 需求的若干特性理论
5.2 如何组织评审
5.3 在解释活动中得到产品的候选概念
5.3.1 需求筛选标准
5.3.2 演练:用KJ亲和图法探索用户的欲望
5.3.2.1 需求与解决方案的分离工作
5.3.2.2 在用户的描述频度中发现客户价值
5.3.3 案例分析:用AHP工具得到需求的优先权重
5.4 从需求满足度的评审中发现商机
5.4.1 案例分析:用KANO模型来区分需求的层级
5.4.2 需求满足度比对报告
5.5 评审后的交付
5.5.1 创意、产品候选概念
5.5.2 市场评估报告
6 需求的传递与跟踪
6.1 案例分析:需求传递中常见问题
6.2 正确的传递方法与工具
7 从候选概念到产品需求包的需求分析工作
7.1 业界常见问题
7.2 在需求转换成产品概念阶段的继承
7.2.1 产品战略
7.2.1.1 影响者与客户
7.2.1.2 竞争者
7.2.1.3 机会与威胁
7.3 候选概念的充实补充
7.3.1 现有产品
7.3.2 制造好的组件
7.3.3 同类产品
7.4 建立在(用户、竞争者、公司、技术)四个角度的分析工具
7.4.1 QFD工具的作用与意义
7.4.2 案例分析:QFD展开的步骤与方法
7.4.2.1 如何建立需求阵列
7.4.2.2 如何建立产品特性阵列
7.4.2.3 如何建立需求VS产品特性矩阵
7.4.2.4 建立特性冲突矩阵
7.4.2.5 进行评估、调整工作
7.4.2.6 确定产品概念
7.5 演练:SQFD展开
7.6 交付模板:形成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
8 需求的实现与验证
8.1 需求实现的流程
8.2 讨论演练:如何组织新产品从创意到产品概念的需求管理工作
8.3 不同的需求验证文档
8.4 需求追踪计划
9 需求管理的事后分析工作